多种能力助力闽西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日期:2025-02-05 11:13 点击次数:69
“五种能力”助力闽西绿水青山焕新颜
近日,省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揭晓了2023年度水土保持工作评估的“成绩单”,龙岩市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全省第一名,并已连续6年获得“优秀”等次。荒山逐渐绿意盎然,一幅幅生态画卷在闽西大地铺展开来,这背后离不开水土流失治理的持续推进。
2023年,龙岩市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共计完成89万亩的治理面积,投资额达到08亿元,使得水土保持率提升至27%,其中长汀地区更是提升至56%。此外,龙岩市的水土保持工作经验被中办、国办采纳,并形成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同时,《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长汀模式》也成功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更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长汀县顺利落地,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龙岩市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更高的标准扛起水土流失治理的重任。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办、国办部署的实施意见,并通过提升“五种能力”,不断巩固和提升“长汀经验”的治理成效,推动全域水土保持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长汀河田镇的万亩水稻生产基地,在突出预防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进一步提升差别化防控能力,龙岩市精心编制了《龙岩市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规划》,并完善了各县(市、区)的水土保持规划。这些规划将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关键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纳入了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规划征求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的制度,全年共提出了35份规划意见。
2023年,长汀县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范围得到了划定。针对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关键区域,我们全面加强了水土流失的预防保护工作。此外,还强化了对重点生态区位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并实施了农林开发的“联审联批+承诺”制度。在矿山开采方面,我们也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目前全市采矿权总数已降至历史最低值234个。
对于生态脆弱区和生态系统不稳定区,我们采取了抚育措施,优化了树种结构,加速了退化林分的修复,并改良了低质低效林分的土壤,为森林植被的稳定性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全市共完成了89万亩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其中包括15万亩的阔叶化造林、8万亩的松林改造质量提升以及77万亩的抚育施肥改造。长汀策武镇南坑村:夯实主体责任,强化精准化监管2023年,长汀县在巩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龙岩市巩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 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24个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清单和生产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通过建立矿山开发联审联验监管机制,与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开展公路项目全覆盖专项督查,有效维护了治理成果。
在科技助力方面,长汀县探索形成了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全过程闭环式管理,实现了“天上看、地下查、网上管”的无死角监管。2023年,共完成282个疑似违规图斑的核查,下发整改通知书48份,并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同时,通过靠前指导和全程跟踪企业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引导企业绿色设计和施工。
此外,长汀县还注重综合施策,推动水土流失的精准、深层和系统治理。打破了碎片化和分散化的传统治理方式,对农林开发等生产建设项目进行精准分类施治。通过创新检查制度、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措施,累计建成生态茶园57万亩、生态果园示范片05万亩。同时,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探索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大力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积29万亩,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9家、省级7家。坚持全域统筹与系统治理相结合,对山水林田路村进行统一规划,实现治山、治水、治污的协同推进。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分类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同时,积极开展“清洁家园”和“绿盈乡村”建设行动,以促进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长汀新桥镇江坊村,一个以绿色发展为主旋律的地方。这里,我们致力于提升产业化供给能力,推动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的碳汇监测核算工作。我们探索了水土保持项目碳汇的全流程服务机制,包括开发、测算、交易和登记等环节。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7日,长汀成功签署了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交易量为10万吨,总价值达180万元,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提供了宝贵的“龙岩经验”。
同时,我们坚持绿富共赢的理念,支持水保项目与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农民们积极投身于林下经济,培育了水土保持碳汇开发、“生态林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等富民产业。2023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广泛,产值丰厚;生态旅游也蓬勃发展,社会总产值可观。这些举措成功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实现了由“绿”到“优”的转型升级。
此外,我们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多元化支撑能力。长汀经验被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持续巩固提升,通过深化部门协同和责任落实,将其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改革项目和民生实事工程。我们探索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经验,并率先在全省实行河湖长制和林长制,构建了市、县、乡、村多级水土保持行政执法网络体系。
在发展机制上,我们采取“政策引导﹢企业投资﹢社会融入”的模式,通过用地审批、金融支持和以奖代补等政策进行扶持。市财政部门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水土流失区的非柴燃料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同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44亿元用于水土流失治理。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党员义务植树”、“码”上植树和“美丽庭院”创建等,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关心和参与热情。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了森林碳汇赔偿机制工作指引,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在我市得到了有效实施,而且其经验做法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并被写入当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我们坚持审判与生态修复双管齐下,不断拓宽生态修复的领域范围。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展望2024年,我市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建设美丽中国的政治高度出发,全力以赴地打造绿色生态品牌,力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树立“龙岩样板”。我们致力于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让龙岩的绿水青山成为我们永恒的荣耀。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朝阳市是几线城市 城市级别是如何划分的